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的癥狀是什么?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怎么治療?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的癥狀是什么?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怎么治療?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是由于鐵在人體內代謝的某個環節出現障礙所致的貧血中的一種。慢性疾病性貧血,目前在臨床上的發病率僅次于缺鐵性貧血,在住院患者中是最多見的。

目錄

1.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有哪些典型癥狀
4.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應該如何預防
5.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的常規方法

1.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是怎么引起的?現簡述如下。

  一、發病原因

  隨著對細胞因子研究的進展,對慢性疾病性貧血的發病機制有了進一步的解釋。雖然還不十分清楚,但目前認為由3方面組成:①紅細胞壽命縮短;②骨髓對貧血的反應遲鈍;③鐵的釋放及利用出現障礙。

  1、紅細胞壽命縮短所致慢性疾病性貧血時,20%~30%的患者紅細胞壽命是縮短的。其原因可能是:

  (1)發熱損傷紅細胞膜易于被吞噬。

  (2)非特異性的刺激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使吞噬細胞活性加強。

  (3)腫瘤患者的溶血素增多。

  (4)細菌毒素導致的溶血。

  (5)血管損傷,紅細胞易于滯留于局部并引起破壞。實驗中觀察到,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紅細胞輸給正常人,其紅細胞壽命是正常的。如將正常人的紅細胞輸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其紅細胞壽命是縮短的。也說明這類溶血是由于紅細胞外因素所致。

  2、骨髓對貧血的代償不足所致慢性疾病性貧血時,骨髓對貧血缺乏應有的代償能力。這可能是慢性疾病性貧血發病的主要原因。當慢性炎癥時,白細胞介素(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及干擾素(TNF)等細胞因子增多,不單可抑制體內EPO的產生,且可影響骨髓對EPO的反應,抑制紅系祖細胞的形成。再加上鐵的利用障礙,使骨髓紅細胞的生成進一步受到影響。

  另一種解釋慢性疾病性貧血時EPO分泌不足的原因,是某些患者的T4轉向T3的轉換率降低,呈現保護性的甲狀腺功能減低,使組織中氧的消耗降低,缺氧的信號不明顯,因此不能像其他貧血時刺激產生足量的EPO。

  3、鐵的釋放及利用障礙所致慢性疾病性貧血時,低鐵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種解釋是機體的“營養免疫式”。由于細菌及腫瘤細胞均需要鐵營養,低鐵被考慮為機體對待細菌或腫瘤組織生長的反應。另一種解釋為當炎癥或感染時,巨噬細胞被激活,巨噬細胞過度攝取鐵,造成血清鐵低而貯存鐵增加。炎癥時增多的IL-1刺激中性粒細胞釋放乳鐵蛋白。乳鐵蛋白較轉鐵蛋白易與鐵結合(特別是在pH降低時),造成轉鐵蛋白濃度降低。由于未成熟的紅細胞上缺乏乳鐵蛋白受體,與乳鐵蛋白結合的鐵不能被紅細胞利用,最后只能被巨噬細胞吞噬,造成巨噬細胞內的鐵貯存過多。

  EPO分泌不足及骨髓對EPO的反應遲鈍可能是慢性疾病性貧血發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用EPO治療慢性疾病性貧血可使患者的貧血得到改善,也說明EPO分泌不足是主要的。低鐵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在臨床上對慢性疾病性貧血患者補充鐵并不能使貧血改善。

  二、發病機制

  1、細胞因子的作用ACD由于細胞免疫系統被刺激后引起了機體細胞因介導的復雜而廣泛的反應,造成炎癥性細胞因子增多,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FN)白細胞介素-1(IL-1)及干擾素(IFN)等,導致紅系造血抑制。表現為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產生減少及骨髓對EPO反應遲鈍,EPO產生減少還和NO產生增多有關。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尚有IL-6升高,后者可使血容量增加導致血液稀釋。

  2、紅細胞壽命縮短因吞噬細胞活性加強、細菌毒素、腫瘤的溶血素、血管損傷以及患者發熱對紅細胞膜的損傷等因素使紅細胞壽命縮短。

  3、鐵代謝異常ACD的低鐵血癥機制尚欠明。可能是巨噬細胞激活后過度攝取鐵,炎癥時IL-1刺激嗜中性粒細胞釋放乳鐵蛋白,后者易與鐵結合,造成運鐵蛋白濃度減低,ACD時,幼紅細胞膜上運鐵蛋白受體也減少,使鐵利用障礙。也有認為低鐵血癥是機體對細菌和腫瘤組織生長的一種反應,因為后者也需要鐵營養。最終引起血清鐵減少而貯鐵增多。

2.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常引發感染和出血、失血、腎功能衰竭。長期貧血會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影響老年人壽命,因此一旦發現病征一定要及時治療。

3.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有哪些典型癥狀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時貧血一般為輕度或中度,進展較慢,貧血癥狀不重,常為原發疾病的臨床表現所掩蓋,常伴有慢性感染,炎癥或腫瘤的相應癥狀,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血紅蛋白很少,低于90g/L,HCT一般不低于32%,為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1/3~1/2患者表現為低色素或小細胞貧血,患者血清鐵及總鐵結合力均低于正常,鐵飽和度正常或稍低于正常,血清鐵蛋白增高,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增高,骨髓中紅系細胞可有輕度的代償增生,鐵染色示鐵粒幼細胞減少而巨噬細胞內的貯存鐵增多。

4.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應該如何預防

  因為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均為繼發性因素,故本病的預防主要是積極控制治療原發病。防止其出現慢性疾病性貧血。本病因所涉及的原發病較多,如慢性肝臟病、慢性腎臟病、慢性內分泌疾病及各種慢性感染均導致鐵代謝的異常,發生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注意運動,合理飲食,多吃補血的食物。

5.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應該做的檢查簡述如下。

  1、貧血為正常細胞性,正常色素性,也可是小細胞和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SI)降低,總鐵結合力(TIBC)也降低,血清鐵蛋白(SF)增高,血清可溶性運鐵蛋白受體并不增高,紅細胞游離原卟啉(FEP)和鋅原卟啉(ZPP)僅輕度升高,骨髓鐵染色可染鐵增多,但鐵粒幼紅細胞數量減少,血清EPO水平減少。

  2、如腫瘤侵犯骨髓時,骨X線顯示異常。

6.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病人的飲食宜忌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簡述如下:

  1、高蛋白飲食。蛋白質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應注意膳食補充,每日數量以80克左右為宜,可選用動物肝臟、瘦肉類、蛋、奶及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食物。

  2、適量脂肪攝入,每日以50克左右為宜。脂肪不可攝入過多,否則會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3、適量碳水化合物,每日400克左右。

  4、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提倡使用鐵鍋。

  5、膳食中應包括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對防治貧血有很好效果。

  6、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偏食、素食主義等。

7.西醫治療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的常規方法

  老年慢性疾病性貧血的治療方法是什么?現簡述如下。

  1、治療

  慢性疾病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是針對基礎疾病;基礎疾病糾正后,貧血可以得到改善。由于貧血常不嚴重,一般不需特殊治療。輸血只在嚴重貧血時考慮。鐵劑的補充無效,除非患者同時有缺鐵性貧血。氯化鈷對慢性疾病性貧血可能有幫助,由于不良反應太大已停用。補充紅細胞生成素(EPO)常可改善貧血,對HCT

  2、預后

  慢性疾病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是針對基礎疾病。基礎疾病糾正后貧血得以改善,惡性腫瘤引起貧血,預后較差。